《S.T.A.L.K.E.R. 2:切爾諾貝爾之心》PS5 版先行評測:踏入危機四伏的「禁區」

遊戲情報站 於 19 小時前發表 收藏文章
烏克蘭遊戲工作室 GSC Game World 開發的《S.T.A.L.K.E.R. 2:切爾諾貝爾之心》(S.T.A.L.K.E.R. 2: Heart of Chornobyl)PS5 版本將於 2025 年 11 月 20 日正式推出。這款被定位為生存恐怖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作品,帶領玩家進入切爾諾貝爾核電站周邊的封鎖區域「禁區」。


在這個充滿放射能污染、異常現象「異變點」、敵對勢力和變種生物交織的無秩序地帶,玩家僅憑槍械和基本裝備展開求生之旅。雖然表面上是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但實質上更接近生存與角色扮演的結合體。有限的彈藥、易損的裝備以及沉重的抉擇壓力,甚至會改變玩家的移動方式和觀察角度。


遊戲的核心玩法圍繞著「出發與歸來」的循環。玩家首先在據點整備武器彈藥和恢復物品,然後為了完成主線或支線任務、尋找珍貴文物而進入危險區域。途中與敵對人類或變種生物戰鬥,搜刮物資達成目標後返回基地。這種「戰鬥與探索」的循環將持續推進玩家揭開禁區的謎團。


戰鬥的精髓不在於槍戰本身,而在於「與敵人保持距離的藝術」。遠處的煙霧、犬群、持續的金屬聲響都是警示信號。接近這些區域時必須停下腳步,聆聽環境聲音,掌握地形並確認退路。雖然敵人數量不多,但每次交戰的密度極高,可能遭遇來自頭頂或側面的襲擊,陷入混戰時的絕望感格外強烈。


探索過程本身就是「衡量風險」的考驗。可疑地點通常回報豐厚,但過度深入會加速裝備損耗,增加恢復物品和修理費用的開支。晝夜交替和天氣變化會徹底改變環境面貌,增加意外遭遇的機率。在這款遊戲中,「撤退」是極為重要的策略選擇,掌握這點能讓禁區顯得稍微友善一些。


遊戲中多個勢力並存,玩家的態度會被記憶。特別是在物資匱乏的初期階段,優先接受誰的委託、激怒誰都會直接影響實際利益。對話選擇可能開啟特定路線和交易機會,同時關閉其他可能性。相反地,即使眼前利益微薄,從長遠角度做出的判斷最終可能節省彈藥和修理資源。

與常見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開槍解決一切」的思維不同,本作更強調透過對話化解衝突、等待黎明再執行危險任務等策略。避免開槍的智慧反而能提升整體戰鬥能力。

遊戲的獨特之處在於其「不友善」的設計哲學。檢查點間隔較長、敵人 AI 行為難以預測、必要資訊提示簡潔等特點,對某些玩家可能構成壓力。但這些設計同時也是促使玩家學習的機制——透過失敗和資源浪費,逐漸掌握地形判斷、適時撤退和談判技巧。


能否在不依賴詳細導航的情況下,從自我觀察和判斷的磨練中找到樂趣,將決定玩家對本作的評價。追求舒適性和華麗感的玩家或許能找到更合適的選擇,但對於能在緊張壓抑中開創「個人玩法」的玩家來說,這些缺點反而轉化為獨特風味。

當玩家經歷首日的混亂挫敗、次日的謹慎試探,到第三日突然體會到「憑自己判斷存活下來」的實感時,整個世界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每一步的緊張感、物資的匱乏、地圖未標示的危險區域,全都轉化為故事的素材。

資料來源:https://gamewith.jp/gamedb/7729/articles/49597
標籤: S.T.A.L.K.E.R. 2  生存遊戲  PS5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