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痛車文化

文偽青年 於 27/10/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跟據維基百科所說的「痛車」,簡單地說可以說是在車身外觀上將ACG相關的圖案以彩繪或貼紙等方式裝飾的車輛,痛車文化可以說是由日本開始。


1980年代日本已經有人目擊過痛車的出現,到1980年代尾痛車開始成形,車內放上動漫的CD及毛公仔,甚至貼上動漫相關的貼紙。但由於技術所限,當年多是貼上作品的名稱等等單純以文字組成的字眼,直到2000年開始大型且具伸縮的膠貼打印技術出現後,隨著製作成本越來越低,痛車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香港文化跟日本文化形影不離,但論到痛車文化方面仍有一後距離。首先是香港政府對汽車的監管,政府不鼓勵香港人擁有私家車,利用不同的政策去增加養車成本,年青人收入不足以支持養車開支,更何況製作痛車。


社會眼光也是原因之一,香港社會普遍看不起動漫文化,動漫在大眾感觀中都是負面的東西,總跟不成熟、廢青、宅男、雙失等等拉上關係,令到很多一心想痛的車主都因為社會眼光而卻步。


政府法律,香港對於汽車監管的法例很嚴格,嚴格的限制車輛改裝,車身顏身會以影響其他駕駛人士的原因嚴格禁止太奪目的車身顏色,對於以圖案來吸引目光的痛車,等於在香港被判死刑。



香港對於痛車十分之不友善,但總有一班日本的動漫愛好者,傻傻的在香港日系動漫文化夾縫中尋找生存的機會。儘管可能有人覺得港式痛車不及日本的漂亮,但香港痛車本來是沒有路的,而且都是剛起步不久,現在及未來的路都要慢慢地探索呢!

標籤: ACG  日本    改裝  改裝車  痛車  動漫  拉花  香港  文化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