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説無人機的泡沫正在形成?

雷鋒網 於 06/09/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雷鋒網按:本文來自DeeperBlue。

除了駕照,大概馬上你就得考 “無人機照” 了。

全國至少有 20 萬~30 萬架無人機在從事各種飛行活動—— 2016 年 8 月 30 日,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AOPA)執行祕書長、無人機管理辦公室主任柯玉寶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説。然而,這裏面只有 7000 人擁有駕駛執照。

無人機正在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數量擴增,到了國家必須出手開始監管的狀態。作為對比的是,美國在同一時間宣佈:2016 年將有 60 萬架商用無人機飛在美國上空。

無人機確實火了,它已經成為每個人生活中不陌生的詞彙。就連近日Mark Zuckerberg訪問羅馬教皇,也要贈送一架 Facebook 自己研發的無人機模型。

Mark Zuckerberg會面教皇,贈送無人機模型現場。

按照用途和功能劃分,無人機可分為三層:消費級、工業級、軍用級。消費級無人機指的是針對個人或家庭使用的無人機,一般會搭載一個 GoPro、具有拍攝功能。工業級無人機指的是針對企業、政府用的無人機,分為農林植保無人機、安防無人機等等;針對不同的應用,各自的載重能力、防風能力都不同。

這幾年,市場看起來是火燒火燎的。

中國信息產業網數據顯示,2013-2015 年這三年間,全球消費級、工業級無人機的總銷量漲了三倍多:15 萬架、37.8 萬架和 57 萬架。其中消費級無人機尤其迅猛,市場大小是工業級無人機的兩倍左右,並且以每年 50% 的速度瘋長。

預計到 2025 年,國內無人機航拍市場規模約為 300 億,農林植保約為 200 億,安防市場約為 150 億, 電力巡檢約為 50 億,總規模將達 750 億。

創業者們如同鳥羣一樣紛紛進場。目前,全國一共 400 多家無人機公司,而這個數字在 4 年前,只是個位數。
然而,無人機現在可能並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單點技術難以突破,工業製造已經成熟。短期內,無人機企業大多數看重的是供應鏈整合,營銷;但長遠來看,還是技術為王。

| 續航:求婚還沒完,沒電了

無人機的技術瓶頸集中在電池、續航時間上。用過大疆(DJI)的人都知道,歡天喜地帶着一台無人機出去露營,最害怕的就是飛着飛着沒電了,飛機掉在野外找不到。

消費級無人機的續航時間目前還不能超過 30 分鐘,這其中還要包括開機起飛和飛行器返程的時間。大疆最新的精靈 4 無人機試圖通過全新的機身設計節省更多空間容納更多電池,有效飛行時間比上一代無人機提升了 25%,但是其續航時間也不過是 —— 28 分鐘。

無人機雖小,但飛起來一點也不輕鬆。由於是多旋翼飛行器,完全依靠螺旋槳的拉力把機身提起來,意味着需要大電池容量來維持動力。


飛機可以靠機翼上下的空氣壓強差提供垂直方向的力,而無人機組要自己把自己提起來。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消費級無人機續航問題受制於電池這件事,而電池在目前階段不大可能有巨大突破。

和電動汽車一樣,無人機一般使用鋰電池。鋰電池儲存電能的能力受到其電極材料本身的約束,但從鉛酸到鎳鎘、鎳氫,再到鋰離子體系,鋰離子電池已是目前市場上綜合性能最好的電池了。

所有的電池企業都在想法子。全世界最頂級的無人機電池生產商,ATL(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花了大價錢研發新型無人機電池,但效果相當一般:新電池的續航時間只比大疆多了不到 6 分鐘。即使是這樣,ATL 的技術已經堪稱是 “無人機電池技術領跑者” 了。

另一邊,無人機其他部件的技術發展正在對電池提出越來越高的需求。想得到清晰的畫面,無人機廠商一般會採用雲台作為固定相機的設備。而電動雲台非常耗電,安裝雲台後的無人機平均會減少 30% 的續航時間。


電動雲台體積更小,可以自由調整拍攝範圍,代價就是耗電。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研發團隊可以依靠算法、精簡的結構讓無人機飛得更久一些,但總而言之,只要電池技術沒有突破,續航時間就無法得到徹底的改。汪峰求婚用無人機送鑽戒給章子怡是可以的,但想拍下全過程就不現實了。

| 你甚至可以在家組裝一台無人機

你甚至可以在家組裝一台無人機。這不是一句誇張的話。

無人機本來可稱得上技術為王的前沿產品。消費級無人機的技術壁壘,主要在上游零部件:更強的基礎硬件,以及在此基礎上開發更強的算法和軟件系統,中游負責組裝,下游負責銷售。

然而,上游技術門檻正在降低

2015 年以來,國際芯片巨頭陸續登陸無人機市場。高通、英特爾、三星、英偉達等芯片廠商的加入,解決了以前飛控組件體積大、計算性能低並且能耗較高的問題。
高通推出了 “高通驍龍解決方案” ,被用作無人機主要控制系統。英偉達推出了兩款具有強大的圖形運算能力的芯片組,能提高無人機的視覺識別應用。這些芯片計算能力,好比兩座大山。其他人做不出更好的,只要閉着眼睛跟着高通們就行了。


搭載 “高通驍龍解決方案” 的無人機亮相 16 年 CES 市場。

飛控——無人機的 “大腦” ,現在花個幾百元就可以買到了。飛行控制,是無人機平穩飛行的關鍵,是最難搞定的技術環節之一。開源飛控平台的出現,給無人機廠商省了不少事。

APM(Ardu Pilot Mega)飛控是開源飛控成熟的標杆。通過開源軟件 Mission Planner,開發者可以配置 APM 的設置,連接外置GPS 傳感器,並完成自主起降、自主航線飛行等豐富的飛行模式。室內 GPS 信號弱飛不起來的時候,APM 能夠連接外置的超聲波傳感器和光流傳感器,在室內實現定高和定點飛行。

如今,只需幾百元,無人機廠商就能從 APM、PIXhawk 等開源飛控平台獲取飛控技術,甚至購買整套的解決方法。

這些底層技術的革新縮短了生產週期。甚至,從動力系統(電池,電機,電調等),攝像系統(相機,雲台等),到軟件系統,全都可以在淘寶一鍵下單。


網上一份在家安裝無人機的教程列出了所需步驟和零件。任何一個沒有專業背景的人都可以跟着 DIY 自己的無人機。

事實也是如此:能夠從研發、設計到量產擁有全產業鏈的公司,不到 10 家。
目前,大部分無人機生產廠家都聚集在無人機產業鏈中游——做貼牌生產的生意。2015 年舉行的環球資源秋季移動電子展上,某無人機廠商曾在對南都的採訪中説到:“深圳是全球的無人機的代工基地。自有品牌佔生產量的一成,其他都是代工大品牌,佔九成。”

你想到什麼沒有?深圳華強北的智能手機廠商也是這麼玩的,Google 的 Android 系統 + 高通、德州儀器的芯片,沒有革新性的技術,大多在比拼成本、供應鏈整合以及營銷。

無人機在本質上已經成為一個工業上的事情,而非技術上的事情。所有的技術關鍵點得到下一輪突破之前,無人機行業可以説是一個整合供應鏈、探索商業模式的生意。

| 誰能走到頭?還是創新為王

電池的水平上限擺在那兒,目前誰也飛不上半小時。壁障技術剛剛起步各家水平都差不多,而云台做得已成熟。類似於智能手機生產,續航上限無法突破,工業製造已經成熟。但長期來看,蘋果越走越強,山寨機最終被幹死。

根據技術水平的高低,可以將消費級無人機廠商分成高中低三類技術附加值企業。高技術附加值企業會進入正循環;中等技術附加值企業面臨大洗牌;低技術附加值企業會被淘汰。


無人機廠商金字塔以及各價位銷量結構。

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是大疆一家獨大的局面。消費級市場長期被大疆以約 70% 的份額霸佔。截至 2015 年第四季度,在美國聯邦航天管理局(FAA)已通過的商業無人機準飛許可的申請中,排名前 20 的熱門機型中有 12 個來自大疆。

高技術附加值企業進入良性循環。

大疆在閉源系統上開發核心軟件。它意圖像 PC 時代的蘋果公司一樣把一條產業鏈從頭吃到尾。未來它將繼續深耕圖像處理、雲台控制、視覺輔助穩定、防碰撞等技術。靠更有技術優勢的迭代產品,搶佔更多市場份額、賺取更多的利潤和資源。繼而加大新產品的技術研發投入,拉開更大的差距。

大疆精靈系列無人機被稱作 “最先進的消費無人機”。

中等技術附加值企業大洗牌。

對於這類廠商來説,芯片巨頭無疑是神助攻。單芯片時代,無人機頭部廠商在軟件算法的技術優勢讓他們火速佔領市場。芯片巨頭的強勢加入,抵消了部分頭部廠商們原有的技術優勢。

借這一股東風,他們面臨兩條路:緊跟大疆步伐或是開闢細分市場

緊跟大疆步伐的有:零度智控、昊翔等。它們在關鍵技術(光流輔助、避障、視覺等方面)上緊跟領頭羊的步伐,確保產品技術與大疆沒有代差,不落後太遠,甚至抓緊機會能夠彎道超車。這些企業在剩下 30% 的市場份額裏爭搶席位。

然而零度智控、昊翔這些企業都是整機出售的模式,容易陷入“軍備競賽” 的尷尬局面。

無人機是複合高技術工業品,包括一系列技術的集成:諸如飛行控制技術、組合導航技術、陀螺穩定雲台技術、成像技術、智能圖像處理技術、無線傳輸技術和智能軟件處理技術以及其他的集成電路設計、工業設計、電機技術等。

大疆開發整機,做全產業鏈,是因為它底氣充足。而這些廠商,想要閉門造車,技術面面俱到,就有可能廣而不精。沒有技術或資源優勢的企業很有可能在追隨領頭羊的過程中被淘汰、兼併。例子比比皆是:3DR 宣佈退出消費級市場,Zano 宣佈破產,Lily 無人機新產品發佈推遲。

另外一條路就是轉型。

比如極飛不做消費無人機,而轉型做商業無人機,專注於農用植保機市場。極翼挖掘無人機系統部件方案市場。或者如 Dobby、HoverCamera 等專注於生產便攜自拍無人機,與大疆繞道競爭,挖掘細分市場需求,在產品工藝上尋求異質化。


農業植保無人機成為轉型主流。

然而,沒有核心技術優勢或價格優勢,這些企業仍會被巨頭追殺。大疆目前已經推出農業植保無人機 MG-1,自拍無人機技術要求較低,大疆如果想做也不難。

低技術附加值企業面臨淘汰。

低技術附加值企業主要充當集成的角色,採用低成本的飛控系統,雲台和不清晰的攝像機壓縮成本。打開淘寶熱銷無人機的前 5 頁,充斥着不到 300 元的低端無人機。

一家媒體曾跟蹤今年七月,國內主流電商平台上 120 家店鋪的無人機銷量情況。銷量的前五名品牌商月銷量平均在 7000 台左右。其中,美嘉欣 MJX R/C、iDrone、寶貝星 BBS 等均來自玩具廠背景。而大疆精靈 3 代月銷量 3361 台,僅位列第十。

這類無人機技術含量低,用户體驗差,與玩具的界限模糊。這些無人機廠商主打低端市場,在一定時間內會有市場。然而只要下降到這塊領地,就會面臨產品同質,利潤率低,競爭激烈的殘酷局面,企業發展空間有限。

一旦技術迭代,硬件軟件成本下降,低端無人機的價格優勢就會進一步消失。銷量困境下的低技術企業,或許將遭淘汰出局。

雷鋒網(搜索“雷鋒網”公眾號關注)注:本文為深藍DeeperBlue(微信公號:deepbluetech)授權雷鋒網發佈,轉載請聯繫授權,保留出處和作者,不得刪減內容。


資料來源:雷鋒網
作者/編輯:Deeperblue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