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HTC 剛剛公佈的 Vive 無線升級模組,這些事實值得一看

愛範兒 於 14/11/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OK,我相信看到這個標題點進來的朋友應該都看過新聞了:2016 年 11 月 11 日,HTC 中國區總裁汪叢青正式公佈定價 1499 元人民幣的 Vive 無線化升級模組,但凡是市面上正式發售的 Vive 頭顯都可以通過這款組件甩掉腦後累贅的連線,輕鬆實現無線 VR 體驗。

儘管對於消費者來説,這款組件目前僅僅處於蓄勢待發(11 月 11 日晚上 11 時正式開始預訂,發貨要等到 2017 年春天)的階段,但我相信,面對這個“火腿腸的一小步,VR 行業的一大步”,絕大多數關注高端個人 VR 設備的朋友都會倍感歡欣鼓舞吧。


那麼,這款引人矚目的配件對於整個行業來説到底意義何在,值得期待的亮點和有待改進的短板又有哪些呢?我們不妨來結合行業現狀與已知的資訊,一起來分析一下吧:

Q:Vive 轉向無線化,是否意味着 “移動 VR” 屬於虛擬現實發展的正確路線?

A:大錯特錯。我們不要因為“移動 VR”和“無線 VR”都把“無需連線,無拘無束”視作賣點而將兩者混為一談——重申一次,當今國內主流的所謂“移動 VR”本質上屬於一種廉價的入門方案,一種技術含量不足以撐起整個行業的過渡產品。

之所以會在國內電商平台上大行其道,三分原因在於行業標準尚未確定,七分理由在於市場炒作——至於發展前途,考慮到這類產品的核心基礎理念“在室外環境放手體驗虛擬現實”純粹就是個笑話,稍有常識的朋友應該都能看出來它的靠譜程度有多少。


相比之下,HTC 這次公佈的無線化 Vive 組件明顯更符合高端 VR 體驗者的實際需求——即便我們清空了安裝設備的起居室、鋪上了厚地毯,並把我們的貓關在了卧室裏,那根從腦後垂下並且時不時會纏住我們腳踝的扁平線纜依舊是個大麻煩。

曾幾何時我們想方設法用掛鈎釣竿嘗試解決過這個問題,如今一勞永逸徹底剪掉“絆索”的機會終於出現了,鼓掌!

Q:這種技術會是 VR 行業的發展趨勢嗎?PSVR 和 Rift 也會推出同類套件嗎?

A: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

至少在腦機接口技術真正成熟之前,在虛擬現實技術依舊離不開用户體感交互的階段,一切束縛運動的設計都是不合理的,反之一切解放肢體的設計都是先進的,這點大家應該都能理解。


至於 PSVR 和 Oculus Rift 會不會跟進推出同類套件,首先 Oculus 在今年 10 月初公佈的 VR 一體機 Santa Cruz 原本選擇的就是廉價+無線路線,因此為 Rift 設計無線組件只會讓這位“聖徒”變成一款定位尷尬的雞肋。

並且從實際成本來看,要想讓 Rift 實現和 Vive 同等水準的空間追蹤功能,用户需要持續投入的資金總額,甚至要比購買一整套自帶完整空間追蹤組件的 Vive 套裝更高——倘若在這種原本價格優勢就已經蕩然無存的前提下強行推出“無線組件”指望用户買賬,簡直就是痴心妄想。

PSVR 這邊的情況也是大同小異——歸根結底,這款設備最突出的賣點之一就是“成本低廉”,作為追加硬件的“無線組件”顯然與這一原則背道而馳;再加上 PSVR 那毫無亮點的空間追蹤機能,“擺脱線纜束縛”的賣點對於一款鼓勵玩家把尊臀粘在凳子上,並且玩一小時休息十五分鐘的淺嘗輒止設備來説,究竟意義何在?

Q:那麼對於 Vive 來説,剪掉線纜的意義真有想象中那麼大嗎?可否描述一下它的應用範疇?

A:比你我想象中的意義更大。舉個例子,如果你用 Vive 體驗過 Tilt Brush,應該會明白那種“圍繞一根垂直於地面的軸線在小範圍內繪製物體”的實際操作有多煩人。

即便你三步一小心避開了無時無刻想要纏上你小腿的線纜,最終完成創作摘下頭顯之後,呈現在你面前的將會是一根擰成麻花絞成一團的亂線。

事實上,不僅僅是 Tilt Brush,絕大多數鼓勵自由移動的 Vive 遊戲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線纜打結”,再考慮到這根纜線在 HTC 官方商店裏的售價足足有 379 元,我相信有點 3C 設備使用保養知識的朋友多半都會考慮免除絆倒與拉扯損壞的無線化方案。


至於實際的應用範疇,正如上一段所述,基本上鼓勵自由移動的 VR 內容都是這款組件發揮功效的主場,當然這種“無線化”也不是萬能的。

至少對於利用 Vive 進行劇烈運動的項目(例如 VR 健身或者嘿嘿嘿)來説,這種無線模組恐怕並沒有太大的用武之地,但這並不意味着“無線化”的路線是錯誤的——事實上,即便使用的是標準有線版的 Vive 頭顯,片刻的劇烈運動之後眼眶周圍積攢的汗霧也足以讓我們徹底放棄。

真正有問題的是 Vive 本身的設計,和無線模塊並無關係。

Q:就目前公佈的信息來説,無線模組有沒有比較明顯有待改進的問題?

A:考慮到延遲刷新信號強度尚無公論,現階段這款組件最明顯的問題就是續航能力了——對於一款始終將“沉浸感”視作最大賣點的高端 VR 設備來説,區區不到 2 小時的標準使用時間顯然是遠未夠班的,即便是號稱能達到 5~8 小時的擴展版電池耐久度也是一樣。

不過,如果採用聯裝式熱插拔電池組的設計並配合電池快充基站,那麼這個問題解決起來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Q:最後一個問題,這款設備究竟會對行業造成哪些影響呢?可否簡單總結一下?

A:首先,繼空間追蹤機能之後,又一項阻礙虛擬現實行業未來發展的技術標準被 HTC 當成螃蟹大吃了一口——雖然就目前來説結果是食髓知味還是食而不消尚無定論,但毋庸置疑的是,這項技術對於整個 VR 行業的進步來説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即便作為初代產品有待完善的短板還有很多,只要保持這種積極向上的態度並不斷付諸行動,符合消費者預期的 VR 設備終究是會誕生的。


其次,對於目前國內流行的“VR 一體機”來説,Vive 無線模組的誕生無疑宣告了“PC 端 VR 設備擺脱不了線纜糾纏”論調的破產,再考慮到內容性能方面毫無優勢,價格成本方面又遠遠不是 Daydream 這種新一代手機盒子的對手,倘若再不想方設法嘗試轉型的話,下場如何想必無需我再次提醒了。

最後,關於“VR 專用 PC 揹包”的相關方案以及產品…… 好吧,科技行業就是如此,雖然存在部分反例,但在絕大多數場合下簡單粗暴的蠻力手段往往抵不過符合邏輯的迭代設計,不是嗎?總結一下經驗,下一回合再來吧。

本文圖片來源:Tech2ipo 前線記者 @Chaos 拍攝並授權本文使用

本文由 TECH2IPO / 創見(tech2ipo.com)編輯 @壞香橙 撰寫,轉載或使用本文素材進行二次創作請參閲 版權信息

題圖來源:Digital Trends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