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姓少年美國歷險,2 個月搞定 24 萬美元的眾籌

愛範兒 於 22/11/2014 發表 收藏文章

一個人,一個旅行箱,到美國呆了兩個月,創建五個人的辦公室,並成功推動一款產品眾籌。昨夜,廣州無人機公司億航的聯合創始人熊逸放坐在我的對面,向我闡述他的美國拓荒經歷。

上星期億航的無人機產品登陸 Indiegogo,迄今已經成功募資約 24 萬美元,一共有 346 人支援他們的專案。我一邊聽熊逸放的述說,一邊注意到他的手機不斷傳來「滴滴」的通知聲,都是 Indiegogo 發來「又一名支援者」的通知。

「回國之後,許多人都找過我諮詢到美國上眾籌的經驗,這一次是我第一次說得那麼詳細。」熊逸放說,他去了美國學習到了三樣東西:

  • 在美國發展業務,必須用美國人;
  • 在眾籌前後,美國的公關公司都是十分重要的角色,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 沒人等著給錢你。

怎麼在兩個月內組建好一個辦公室?
熊逸放今年 8 月 21 日飛去美國,10 月 25 日回國。這兩個月的經歷很好概括,第一個月熊逸放主要用於熟悉矽谷的環境,擴大億航在美國矽谷圈的名氣;第二個月他忙於組建美國辦公室,開始眾籌的攻堅階段。

這兩個月的行程,熊逸放以及團隊做了非常清晰的規劃,首先他去參加 9 月份 TechCrunch Disrupt 大會,接著就參加 PingWest 在矽谷搞的以「無人機」為主題的活動,27 號參加矽谷高創會(SVIEF)——在這個會上,熊逸放遇見了沃茲,後者十分喜歡 Ghost 這個 idea,在現場還親自頒獎。

然後,熊逸放的工作重心就放在招聘上,需要強調的是而無論這兩個月的時間如何安排,招聘一直是熊逸放的工作重心,剛到美國的時候,他就加了所有矽谷華人硬創微信群,讓朋友幫忙推薦合適的人選。現在領導億航美國辦公室的 Jess 就是從這種管道推薦而來。

同時,在參加不同的活動之時,一邊宣傳,一邊招聘,熊逸放會跟很多人聊億航、聊無人機,需要怎樣的説明之類,在這個過程中,就找到不少對億航、對無人機感興趣的人。然後,因為頻繁參加不同的活動,讓這些初步接觸的人過來幫忙、參與。在這個過程當中,他與很多人溝通、交流、磨合,其實也在篩選美國辦公室的團隊。


熊逸放在矽谷高創會上,Woz 對 Ghost 很感興趣

在美國就一定要用美國人
熊逸放有一個堅持,他一定要讓美國人來領導億航的美國辦公室。原因是什麼呢?

舉一個例子,如果我們形容一個東西簡單易用,我們常常會這麼講,「xxx 很簡單,女人小孩都能用。」但是,如果在美國這麼來形容自己的產品,那就和找死沒區別。9 月初,熊逸放參加 TechCruch Disrupt 的三藩市大會就因為文化差異而犯了這樣的錯誤,當場就有人說,「你怎麼能這麼說呢?你這是性別和年齡歧視!」熊逸放馬上意識到問題,無論是何種「歧視」,那都是美國文化當中的逆鱗。

之前,億航在 Instagram 註冊,運營自己的圖片社區,其中就將剛才那句話(當然是英文版的了)給印上去了,後來在跟公關公司溝通的時候,後者跟他們說,「還好沒有較真的美國人來告你,不然的話,你這家公司就不用開了。”

前文提到,熊逸放是美國杜克大學畢業,也就是說他已經在美國呆了多年,稍微不注意也會犯下這樣的錯誤。不同國家,不同人群的文化差異之大,可見一斑。

所以,如果不是美國本地人,就一定很難注意到如此細微的點。這就是熊逸放堅持要用美國人來帶領億航的美國辦公室,「雖然我在美國呆了很多年,在杜克大學拿了學位,但是我還不是本地人,對文化問題的掌握一定不行。”

最終,擔任億航美國辦公室主管的,是在矽谷呆了 10 年,在多家公司裡擔任市場總監的金髮碧眼美女 Jess Perez,讓億航的美國辦公室從一開始就帶有美國的基因。


億航美國辦公室一角

美國公關公司可信任嗎?
當美國辦公室逐漸成型,熊逸放必須將精力主要投入在另外一個緊急而重要的事項:眾籌。為了在美國上眾籌,他在國內沒少跟有成功經驗的團隊聊,因此整個都很熟悉。然而,即便如此,在美國 2 個月時間裡,接觸了 Zepp、Misfit 等團隊後,他收穫到最寶貴的一課:

引用大多數人看到的美國眾籌,和實際上的美國眾籌,相差十萬八千里。

許多國內的團隊以為自己拍一段視頻,然後放到 Kickstarter 上,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眾籌成功,但「根本不是這樣的。比如說,前一段時間在 Kickstarter 上籌資 1328 萬美元的可擕式旅行箱 Coolest Cooler,為了眾籌花了 50 萬美元。值得強調的是,之前 Coolest Cooler 一年前已經上過一次眾籌,之後這一年的時間,這個團隊什麼事情都沒幹,就為了準備這次眾籌。但是,不見得別人花 50 萬美元,也能得到同樣的結果。這 50 萬美元是怎麼花的,什麼時候花到哪裡去,有著詳細的步驟,精密的打法。”

關鍵點在哪裡?美國的公關公司。

「美國的公關公司,和國內你所接觸到的公關公司完全不一樣。美國的公關公司很成熟,很專業,懂得相互尊重,他們提問題完全不怕傷害你的感情,但提出的問題卻一針見血。另外,這裡的公關分工很細,很垂直,整個眾籌的每個步驟,都有相應的公關公司提供針對性的服務。現在來說,美國的公關公司分為幾類:針對大公司的,針對中等公司的,還有針對小公司的。甚至說,有的公司就只做智慧硬體團隊的公關服務。”

「美國公關公司很挑剔,我接觸的一個公關公司,在接觸前是先讓我填了一個表格,裡面要填的內容很多也很細,然後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才會打電話給你,說要見見面。我一開始感覺很屈辱,怎麼給錢都不要?但是後來就能夠理解。美國的公司很重視品牌,不希望因為接了一個專案,所以砸了自己的招牌。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美國公司所提供的服務,一定是和你提供的金錢是相匹配的。”

「為我們提供公關服務的有好幾家公司:一家是負責媒體關係、郵件行銷的(俗稱發電子報),一家是管理社交媒體行銷的,一家是拍視頻的,一家是設計的。現在 億航眾籌的 Indiegogo 主頁整體,從 LOGO 到頁面主題色調再到每一幅圖片的背景顏色。這家設計公司服務過很多大客戶,包括耐克的手環就是他們包裝的,而且收費還比國內便宜。比如說,在國內拍個視頻要花 10 萬元人民幣,但別人跟我說,在美國同樣的視頻不過只要 1 萬美元。這真的讓人太意外了。”

「也就是說,從社交媒體運營、設計、品牌形象、LOGO、網站,每一個點都有想對應的美國公關公司,可以和你進行對接。而且他們都很專業,可以把東西放心地扔給他們做。”

「舉個例子吧,一開始我們見了一家專門幫忙講公司故事的公關公司,他很專業,當故事潤色完了之後,就會推給下一個負責媒體關係的公司。這家公司會質疑你的每一個點,問你的目的。在這一連串的質問當中,我就發現,的確是有很多問題沒有想過,得過且過。就是說,我們之前只是意自己的一套思路來想事情,但是很少以一個使用者第一次看到產品的角度去質疑自己的東西。”

「另外一家公司叫 VSC,是一家不大的公司,但很專業。一開始見面,只談了 5 分鐘,他就非常瞭解你了,不光猜到你現在打算做什麼,還很清楚下一步做什麼。很這家公司的合作我們很放心。舉個例子,現在 Indiegogo 上很多支援者問了問題,他們就用 Google Docs 把問題收集起來,發給我們,讓我們填寫,然後他們自己整理成一套範本。然後遇到類似的問題的時候,就用範本來套,很快很方便。”

現在,熊逸放很高興,因為公關的投入非常值得,「現在,我們每投入一塊錢,能進來四塊錢。」這句話的意思是,他每在公關方面投入一美元,眾籌時就能收到四美元,十分之高的轉化率。

實際上,熊逸放想說的是,「現在的 Kickstarter 已經不是 2013 年的 Kickstarter 了。它現在演變成一套生態系統,得按照這裡面的規矩來玩。任何一個眾籌額達 100 萬美元的專案,每天的投入在 1 萬美元以上。”

為什麼億航的 Ghost 無人機最終是在 Indiegogo 上眾籌,而不是在 Kickstarter?熊逸放解釋,Kickstarter 那一方認為億航名氣太大,不像是一個首發的產品。——但其實經過我之前的瞭解,現在的 Ghost 無論是機身內的飛行控制系統,還是軟體部分研發,都已經和 6 月份在點名時間上眾籌的版本有了非常大的不同,因此可以認為 Kickstarter 有誤解。

沒人等著給錢你
「公關公司對我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我會一直銘記在心。這句話是:There’s absolutely no one waiting there to give you the money. 意思是,絕對意義上,沒有人會拿著錢等著買你的產品。想都別想,做夢都不要想。

在 Ghost 登陸 Indiegogo 正式開始的 12 個小時內,因為出了點意外,這個專案沒有做任何推廣。熊逸放就趁著這段時間做一場實驗,他以及團隊瘋狂地在朋友圈裡轉發,呼籲大家來説明 Ghost 眾籌。他甚至還一個一個地打電話給之前承諾過要支援 Ghost 眾籌的人。

12 個小時過去了,熊逸放和團隊轉發了上百條資訊,打了很多個電話,每個人都在電話裡說一定會支援,而且頁面點擊率也有幾千上下,但結果呢?眾籌額卻只有區區 2000 美元。說到這裡,熊逸放的語調都有變化,「可以感受到我當時絕望的心情麼?”

那天早上 8 點起來,一直到下午 2 點,熊逸放還有大洋對岸的楊鎮全一直都不想動,瘋狂打電話給之前希望支援 Ghost 的人,否則第一天 2000 美元眾籌額的成績就太難看了。所幸的是,當天美國辦公室一切恢復正常,各種之前已經準備好的廣告、視頻等宣傳手段,全都使了出來,結果當天的眾籌額就到了 10 萬。

產品再好也要找對人群。熊逸放就明白了,在朋友圈狂刷其實是接觸不到產品真正的目標使用者群。後來他就改變了策略,與產品目標人群相近的「有影響力的人」接觸。比如說,後來一個 GoPro 社區的 Twitter 大號,轉發了一條億航官方的 Tweet,公司的 Instagram 的大號就立馬漲了 500 個粉絲。這就是不同之處。

是的,別想著自己的產品有多好,別人就一定會買你的產品。There’s absolutely no one waiting there to give you the money.

最後
「之前有朋友聽說我成功上了眾籌,就跑來問我經驗。我問了一下他的預算,3000 美元。……但是,我們現在開誠佈公的講出來,你願不願意像我們這樣投入那麼大的金錢和精力?”

公關公司教會熊逸放一個關係等式:速度、品質、價格,三者必僅能取其二。也就是說,如果想要速度快、品質高,那麼價格就很高。如果想品質好,價格低,那麼速度一定很慢,諸如此類。

花點錢拍一條視頻,然後登錄 Kickstarter,就幻想自己獲得百萬美元的眾籌額,可以說非常不現實。

從熊逸放分享的經歷來看,美國矽谷是一個十分成熟的商業社會,創業者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做事情的每一步都會考慮得十分清楚,而且即便再細小,都能在美國市場上找到專業、可靠的服務,結果就是每一個美國每一個創業者,其實都在利用著這樣一個環境的優勢來跟別人比賽,他們自然能夠得到更好的成績。

題圖來自 galleryhip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作者/編輯:陳一斌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