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Facebook的5G計劃,看多少通信人會失業?

36氪 於 26/11/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網優僱傭軍”(ID:hr_opt)

當3GPP 5G標準之爭白熱化之時,11月初,Facebook和它的夥伴們也在團結友好的氣氛中開了一次會。

這是自Facebook提出TIP(電信基礎設施項目)計劃以來的第一次聯盟峰會。

本次大會的主題不僅要顛覆傳統電信網絡,而且直指未來5G和物聯網。

看完大佬們的演講,再看看Facebook連續在通信領域的技術突破,不禁背脊一涼,驚歎於TIP發展速度之快。

2016年2月,由Facebook、SK電信、德國電信、Intel和NOKIA共同發起TIP計劃,旨在聯合運營商、設備商、系統集成商和科技公司,用創新技術改變傳統電信基礎設施建設方式。

記得在TIP成立之初,有人説,只要愛立信和華為不參加這個計劃,Facebook就玩不轉。

而今天,不到1年時間,TIP交出的答卷是:目前TIP成員已經超過300家。


再看看TIP的項目組成,包括接入、回傳和核心&管理三大項目組,這幾乎涵蓋了整個通信網絡領域。


TIP成立之後,Facebook首先在門洛帕克設立了TIP聯合實驗室,而後又和韓國SK電信的5G全球創新中心合作,旨在面向未來5G技術、服務和生態系統。


在本次峰會上,首先發表演講的是擔任TIP主席的SK電信CTO Alex Jinsung Choi 博士,他向我們描繪了一幅未來網絡的圖景,乾貨滿滿,不過,小編看完不禁感歎,未來將有多少通信人會失業?

TIP眼中的未來網絡

Choi博士在演講中提到,未來電信網絡將向全IT化轉型,這是一次對傳統電信網絡的重構。

他把未來的網絡分為移動通信網絡、媒體網絡和物聯網三個子網絡。移動通信網絡將引入SDN/NFV、接入雲和核心雲;媒體網絡由於要承載VR、高清視頻等業務,將引入CDN。這三個子網絡均通過骨幹網接入數據中心的私有云和大數據分析平台。


這是一次對網絡的顛覆性重構。為什麼要重構?Choi博士用了一張非常形象的圖來説明。


面向未來的AR、VR、超高清視頻等紛呈繁多的應用,傳統的電信網絡不堪重負,難以為繼。

未來網絡在資源利用、策略、運維、複雜性和網絡管理上均向IT化轉型,將發生一次質的改變。


1)從固定資源分配到靈活資源調度

今天的網絡在資源分配上是固定的,而未來網絡的資源分配是靈活可擴展的。比如,雲和集中化的基帶池可實現靈活的基站資源分配調度,擴容這種事根本無需人力上站,只需在網管中心動動鼠標就好了。

2)從靜態策略到感知型自適應策略

今天的網絡策略是預定義和靜態的,而未來的策略是認知性的。比如,LTE網絡的QoS是預定義的,而未來網絡的QoS是可根據內容感知而自適應調整的。

3)從運維人工化到自動化

在運維方面,也要從人工化向自動化轉型,實現以機器學習為驅動的分析自動化和運維自動化。

4)從局域式到端到端網絡管理

網絡管理也需要延伸,從局域式的網管走向端到端的網絡管理。

最後,他用了8個詞概括描述了未來網絡的圖景。

1)分離

軟件和硬件解耦、功能分離、控制和用户面分離。

2)開放接口

提供API接口開放給第三方,這甚至包括RAN和前傳部分。

3)軟件化

這包括眾所周知的NFV/SDN,編排和網絡切片。

4)開源

包括開源硬件和開源軟件。

5)雲化

這利於降低成本,實現動態和自動化運維,也利於開發和運維兩個領域合併,加速應用部署。

6)超安全

引入量子隨機數發生器和量子密鑰分發系統。

7)統一Crosshaul

所謂Crosshaul,就是集成前傳和回傳的網絡構架,基於SDN/NFV技術實現前傳/回傳在控制面和用户面的統一,實現共享的、自適應的和高效的傳輸網,簡化運維。

8)機器學習驅動的優化

引入機器學習進行網絡分析,實現運維自動化。

問題來了,未來網絡全是IT化玩法,運維自動化、機器學習驅動網絡優化,有多少傳統運維工程師會失業?

開發與運維合併,SDN/NFV引入,BSS/OSS全變了樣,恐怕傳統通信的人機操作界面也消失了吧,以後全是APP,通信人不再需要掌握那些複雜的操作命令,只能趕快去學編程啊!

顯然,未來我們面對的,不僅是傳統網絡被顛覆,也不僅是傳統設備商受到顛覆的威脅,還有傳統通信人也面臨着來自技術的顛覆。

接下來,我們回顧一下,TIP到目前為止都發布了哪些通信設備,到底他們要怎樣顛覆傳統通信業?


Voyager平台

在本次峰會上,Facebook也發佈了一款基於開源、路由分組技術和DWDM(Open Packet DWDM)的白盒轉發器和路由解決方案——Voyager平台。

這種Open Packet DWDM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線路系統,允許任何設備商向系統貢獻新的軟件和硬件。在初始階段,這個開放線路系統裏的每一個組件包含YANG數據建模語言,併為控制面軟件提供開放的北向接口。它可將來自交換機或路由器的數據信號根據相應的信令格式重新組包傳送,支持地鐵數據中心互連和長途部署。


如果沒有記錯,在今年5月份,在某次大會上,Facebook網絡架構技術總監稱他們正聚焦於Open Packet DWDM和開放分組傳輸架構,據説這引起了一些光網絡設備廠家的不安,為此,他還安慰大家,他們並不想成為設備商,只是希望推動網絡連接。

現在,這款產品終於發佈了。


OpenCellular開源無線接入平台

OpenCellular屬於網絡接入類產品,説直白點,對應的就是我們的基站。但它可以是一個單獨的“基站”,也具備了“network-in-a-box”的功能,集成了各種回傳方式,可以利用光纖回傳,也可以利用現有的4G LTE宏基站,當然,我認為Facebook最終希望的是,利用他們的衞星和天鷹無人機做回傳。


重要的是,它是開源無線接入平台,可以通過開放軟、硬件設計,打造低成本的、可編程化的蜂窩網絡接入。


Terragraph

Terragraph屬於網絡回傳設備。它採用60GHz毫米波,將設備掛在城市的路燈杆上,組成網狀的回傳網絡,節點間交叉連接,互為備份,不會因為某一節點故障而導致網絡中斷,以代替城市光纖鋪設,降低成本,提升網絡建設速度。


Project ARIES

Project ARIES 採用的大規模MIMO技術。這是設備商也在玩的技術,大概原理就是在基站配置大量天線,利用同一時頻資源同時服務若干個UE,來提升頻譜利用率、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就不多介紹了。據稱,Facebook現階段的目標是在基站內配置96根天線,同時可服務24個UE,將頻譜效率提升至71bps/Hz。

Project Aquila(天鷹計劃)

天鷹計劃可以説Facebook最宏偉的一個通信項目,這是Facebook能不能用低成本的方式解決偏遠地區的網絡覆蓋的關鍵。


天鷹計劃本質上是一個網絡回傳項目,天鷹無人機之間採用激光通信,而空對地採用的毫米波通信。


為什麼説這個計劃很關鍵呢?因為Facebook的夢想是首先解決沒有網絡覆蓋的偏遠山區,而為什麼偏遠山區沒有網絡覆蓋,原因在於網絡回傳成本太高,山高路遠,運營商需敷設大量光纜,另外還得建機房、建鐵塔,不但成本收不回,而且建設進度也非常緩慢。

説到回傳,我們再説説Facebook的OpenCellular開源無線接入平台,剛才我們強調了,OpenCellular集成了各種回傳方式,實際上,我們認為Facebook最希望的是採用天鷹無人機來做回傳,這樣,Facebook就可以真正從無線接入到回傳,打造一張完整的網絡。

鐵塔和機房建設也省了。隨着小基站的趨勢,OpenCellular不過只有鞋盒子般大小,採用太陽能供電和PoE供電,安裝非常方便,直接安裝在居民家牆壁或樓頂即可。

事實上,現在用Small Cell解決偏遠覆蓋就是這麼幹的,比如下面這個...


省成本啊,高高的鐵塔已經過時了。

Facebook的天鷹計劃進度怎樣?就在前幾天,Mark Zuckerberg在Facebook上透露,他們利用毫米波技術在空對地13公里距離上實現了20Gbps的傳輸速率,稱這創下了新的世界紀錄。

可以想象,如果Facebook成功,無人機漂浮於空中,想飛到哪就飛到哪,而且覆蓋範圍廣,將省去多少光纜敷設,光通信廠家哭了,光纜維護和建設人員估計事也少了吧,難道你去修無人機?

縱觀Facebook和TIP的整個計劃,他們其實就是用互聯網的思維來顛覆傳統通信,也是在用摩爾定律的思維方式來重構通信網絡。眾所周知,像鐵塔、機房建設、光纜敷設這部分項目並不遵循摩爾定律,而Facebook在做的,正是繞開這部分,讓網絡建設更快、更低成本。

也許他們並不能顛覆根深蒂固的傳統通信產業,但隨着電信行業從CT向IT轉型,這些互聯網巨頭的思維模式已經滲透入通信業,而運營商也樂於接受。這一方面會加速網絡變革,另一方面,對這個多年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也是一次前無所有的衝擊。
這就像是汽車行業,當亨利·福特率先借助先進的生產線生產出全球首輛汽車之後,汽車工人們就慢慢的被自動化奪走了工作。

今天,通信業正面臨着這樣的轉折點。


資料來源:36K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